通过容器构建image
docker commit 容器name /linchaokun/centos-vim
通过Dockerfile构建image
docker build -t linchaokun/centos-vim .
Dockerfile语法
FROM
功能为指定基础镜像,并且必须是第一条指令。
如果不以任何镜像为基础,那么写法为:FROM scratch。
同时意味着接下来所写的指令将作为镜像的第一层开始
FROM <image>
FROM <image>:<tag>
FROM <image>:<digest>
三种写法,其中
LABEL
LABEL maintainer="admin@linchaokun.cn"
LABEL version="1.0"
LABEL description="This is Description"
RUN
功能为运行指定的命令
RUN命令有两种格式
RUN <command>
RUN ["executable", "param1", "param2"]
第一种后边直接跟shell命令
- 在linux操作系统上默认 /bin/sh -c
-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默认 cmd /S /C
第二种是类似于函数调用。
可将executable理解成为可执行文件,后面就是两个参数。
RUN yum update && yum install -y vim \
python-dev #反斜杠换行
RUN ["/bin/bash", "-c", "echo hello"]
注意:多行命令不要写多个RUN,原因是Dockerfile中每一个指令都会建立一层.
多少个RUN就构建了多少层镜像,会造成镜像的臃肿、多层,不仅仅增加了构件部署的时间,还容易出错。
RUN书写时的换行符是\
CMD
功能为容器启动时要运行的命令
语法有三种写法
CMD ["executable","param1","param2"]
CMD ["param1","param2"]
CMD command param1 param2
第三种比较好理解了,就时shell这种执行方式和写法
第一种和第二种其实都是可执行文件加上参数的形式
举例说明两种写法:
-
CMD [ "sh", "-c", "echo $HOME" ]
-
CMD [ "echo", "$HOME" ]
EXPOSE
功能为暴漏容器运行时的监听端口给外部
但是EXPOSE并不会使容器访问主机的端口
如果想使得容器与主机的端口有映射关系,必须在容器启动的时候加上 -P参数
ENV
功能为设置环境变量
语法有两种
ENV <key> <value>
ENV <key>=<value> ...
两者的区别就是第一种是一次设置一个,第二种是一次设置多个
ADD
一个复制命令,把文件复制到镜像中,会自动解压。
如果把虚拟机与容器想象成两台linux服务器的话,那么这个命令就类似于scp,只是scp需要加用户名和密码的权限验证,而ADD不用。
语法如下:
1. ADD <src>... <dest>
2. ADD ["<src>",... "<dest>"]
dest路径的填写可以是容器内的绝对路径,也可以是相对于工作目录的相对路径
src可以是一个本地文件或者是一个本地压缩文件,还可以是一个url
如果把src写成一个url,那么ADD就类似于wget命令
COPY
功能类似ADD,但是是不会自动解压文件,也不能访问网络资源
COPY <src>... <dest>
COPY ["<src>",... "<dest>"]
ENTRYPOINT
功能是启动时的默认命令
语法如下:
ENTRYPOINT ["executable", "param1", "param2"]
ENTRYPOINT command param1 param2
应该对这两种语法很熟悉。
第一种就是可执行文件加参数
第二种就是写shell
与CMD比较说明(这俩命令太像了,而且还可以配合使用):
VOLUME
可实现挂载功能,可以将本地文件夹或者其他容器种得文件夹挂在到这个容器中
语法为:
VOLUME ["/data"]
说明:
["/data"]可以是一个JsonArray ,也可以是多个值。所以如下几种写法都是正确的
VOLUME ["/var/log/"]
VOLUME /var/log
VOLUME /var/log /var/db
一般的使用场景为需要持久化存储数据时
容器使用的是AUFS,这种文件系统不能持久化数据,当容器关闭后,所有的更改都会丢失。
所以当数据需要持久化时用这个命令。
USER
设置启动容器的用户,可以是用户名或UID,所以,只有下面的两种写法是正确的
-
USER daemo
-
USER UID
注意:如果设置了容器以daemon用户去运行,那么RUN, CMD 和 ENTRYPOINT 都会以这个用户去运行
WORKDIR
语法:
WORKDIR /path/to/workdir
设置工作目录,对RUN,CMD,ENTRYPOINT,COPY,ADD生效。如果不存在则会创建,也可以设置多次。
如:
WORKDIR /a
WORKDIR b
WORKDIR c
RUN pwd
pwd执行的结果是/a/b/c
WORKDIR也可以解析环境变量
如:
ENV DIRPATH /path
WORKDIR $DIRPATH/$DIRNAME
RUN pwd
pwd的执行结果是/path/$DIRNAME
WORKDIR也可以解析环境变量
如:
ENV DIRPATH /path
WORKDIR $DIRPATH/$DIRNAME
RUN pwd
pwd的执行结果是/path/$DIRNAME
ARG
用于指定传递给构建运行时的变量
格式:
ARG <name>[=<default value>]
示例:
ARG site
ARG build_user=www
ONBUILD
用于设置镜像触发器
语法:
ONBUILD [INSTRUCTION]
这个命令只对当前镜像的子镜像生效。
比如当前镜像为A,在Dockerfile种添加:
ONBUILD RUN ls -al
这个 ls -al 命令不会在A镜像构建或启动的时候执行
此时有一个镜像B是基于A镜像构建的,那么这个ls -al 命令会在B镜像构建的时候被执行。
STOPSIGNAL
语法:
STOPSIGNAL signal
STOPSIGNAL命令是的作用是当容器推出时给系统发送什么样的指令